分享到:
中國首家個人征信機構“百行征信”正式掛牌,作為傳統央行征信系統的補充,為互聯網金融機構識別用戶風險提供服務,打擊“多頭借貸”、“**借貸”等亂象。
宜人貸、拍拍貸等15家互聯網金融機構和消費金融機構接入百行征信
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召開專題座談會,表態將進一步加大打擊惡意逃廢債等行為
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《關于報送P2P平臺借款人逃廢債信息的通知》,要求上報惡意逃廢債借款人名單。整治辦將協調征信管理部門,將上述逃廢債信息納入征信系統和“信用中國”數據庫,以對相關逃廢債行為人形成制約。
國家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下發《關于進一步做好網貸行業失信懲戒有關工作的通知》,監管部門第一次明確了網貸“**”(惡意逃廢債)標準;第一次公開支持網貸公開討債;再次明確網貸**員由中國人民銀行納入征信系統,加強失信懲戒。
首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已被納入央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的系統,共涉及金額約2億元。同時對于失聯跑路的平臺高管的信息也將納入征信。
第二批P2P惡意逃廢債借款人信息被納入央行征信中心和百行征信的系統,涉案金額總計約7000萬元,并已將失聯跑路平臺的高管信息納入了征信系統。
各地已陸續向中央人民銀行報送了三批惡意逃廢債重點人員名單。據悉,第三批名單已在篩選審核中,上報的區域增添了中西部省份,涉及借款人和逾期金額較前兩次大幅提升。預計12月初,網貸平臺借款人惡意逃廢債信息將納入“信用中國”,進一步加強對逃廢債行為人的制約。
中國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接受采訪時表示:互聯網金融機構未來將納入征信系統。
小貸公司、消費金融、P2P等在內的17類700余家機構簽約百行征信,其中46家P2P平臺已完成接入
互聯網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、網絡借貸風險專項整治工作領導小組聯合下發《關于加強P2P網貸領域征信體系建設的通知》,標志著行業征信環境開啟新篇章。
P2P接入央行征信、百行征信等機構將促使行業發展的法律基礎愈加完善,有助于改善行業資產端逾期情況,更好推動逾期借款人的還款意向,既是對出借人權益的一種保護,也有益于緩解目前行業出清過程中所面臨的困境,加大借款人違約成本,對惡意逃廢債者產生一定的威懾力,有效遏制行業惡意逃廢債行為。值得注意的是,此次P2P是有條件接入,要求是合規運營的平臺,通知強調網貸平臺接入征信系統的同時,還要向征信機構提供所撮合網貸交易的利率信息,對于超越紅線的借款利率有異議處理機制,未來在報送格式上預計將有統一的要求。對網貸平臺而言,接入也將提升平臺對借款人風險的辨識能力,減少“多頭借貸”、“騙貸”的可能性,打破信息孤島。
過去業內對惡意逃廢債現象深有體會,“應該說搞垮了很多很多平臺,是非常嚴重的現象”,而該文件的到來,將對整個行業的風險防控有極大的提升,其重要性“怎么描述都不為過”。這將提高失信者的成本,并將誠信借款人和不誠信的借款人區分開,這種區分特別重要,不僅僅是把壞的借款人屏蔽出去,同時也讓好的借款人優先獲得機會,更加低成本地、大額度地滿足他們的需求。再延展一下,前段時間互聯網金融治理整頓等措施,其實初心也是希望把好的、能力強的機構,和初心不良、能力不強的機構區分開來。“我對這樣一個里程碑式的事件非常興奮,它對于金融科技、互聯網金融,乃至整個金融體系更好地服務金融消費者,更好地控制風險都是不可或缺的。”
美國的經驗表明,信用社會里失信的成本非常高。中國在P2P方面的經驗,更是凸顯了信用體系的重要性。“這個新規對弘揚社會正氣、保護金融消費者正當利益、維護新金融行業的穩定是場及時雨。”1、一些P2P借款人在借款前就很關注是否會上征信,顯示了人行征信效用的威懾力;2、出借人對于無法將失信借款人上報到征信中心很有意見,尤其是不能上“銀行征信” ;3、銀行在放貸中,也苦于無法了解借款個人在民間借貸情況,民間借貸逾期是重大風險,所以這次的雙征信上報是同時對銀行和民間借貸的雙向利好;4、立案后由警方協助對惡意逃廢的借款人進行銀行卡限制,大幅地提高了還款率。這次將上報征信系統動作前置,將有效遏制惡意逃廢債。
新規對整個行業來說都是重大利好,也是合規平臺一直所期盼的。網貸**不還的錢,歸根到底是出借人的錢。借錢不還,不僅傷害網貸行業,更傷害出借人。等新規落地,網貸行業的逾期率有望明顯下降。此次通知指出,支持合法在營的網貸機構接入征信系統,這不僅有利于誠信社會建設,也有利于完善我國個人征信系統,更有利于打擊惡意逃廢債的**。同時,這對于合規經營的機構也是一種支持。我們已經提前做好了準備,隨時可以對接征信系統。積極擁抱監管,緊跟政策,繼續保持和監管的緊密溝通。
1、網貸信息接入個人征信系統,有利于增強公民的信用意識,是我國全面建設誠信社會,進一步完善征信體系建設的重要一步;2、有利于保護網貸出借人的合法權益。網貸出借人和借款人之間是民間借貸的法律關系,其權益受法律保護,將大大增強出借人對自身資金安全的信心;3、將對網貸領域的惡意逃廢債行為形成有效震懾,同時有利于培養借貸人的風險意識和信用意識,形成合理消費與控制風險的良好習慣;4、防范多頭借貸、過度負債風險有顯著效果,將大幅提升行業的信貸風控水平和抗風險能力,對于防范金融風險、維護金融穩定、促進網貸企業合法經營,合規展業起到重要作用。